一般在封建社会,国王的称呼,大体上可以分为国王生前所称的名称生号和死后所称的谥号。
朝鲜封建王朝国王的称号“祖”和“宗”,是国王死后所称的谥号,正确的是庙号。谥号是封建社会中,当国王、二品以上的官员、功臣、著名儒学家死后,为称颂其生前的功绩和德行的称号,而庙号则是封建社会国王死后将其安置在宗庙(王室寺堂)上,并综合其生前的功德和德行称号。
在朝鲜封建王朝27名国王中,有7人被称为“祖”,比如"太祖"、"世祖"等,18人被称为“宗”,如"正宗"、"高宗"等,没守住王位被赶出而被称为"郡"的国王有2名。
那么,在定庙号时,哪些国王称“祖”,哪些国王称"宗"呢?
简单的说,立过功的国王称“祖",有德的王称“宗",这是普遍的原则。
一般称“祖”的是建国的第一位王或从封建统治阶级的角度上有丰功伟绩的王、因国王绝后或前任国王守不住王位被赶出后新上任的王们。
还有对因暴行而被赶出的国王,死后不定庙号,照旧称呼活着时受的“郡”称号。